• <u id="scy2y"></u>
  • <small id="scy2y"><u id="scy2y"></u></small><u id="scy2y"><label id="scy2y"></label></u>
  • <menu id="scy2y"></menu>
  • 新聞 政務 黨建 視頻 圖片 社區 評論 旅游 電商
    客戶端 微博 微信 抖音 數字報

    鄖陽區強化能力作風建設 守好一庫碧水永續北送

    時間:2023-07-22 09:51    來源:湖北日報  字體:  打印  播報

    “每天堅持清漂12小時,計劃用兩天時間把河面清理干凈。”漢江清漂隊隊長肖安山說。7月14日,十堰主城區連續幾日的大雨剛停,鄖陽區漢江清漂隊凌晨4點,在水位大漲的泗河上清理漂浮物。

    今年以來,鄖陽區將護好一庫碧水永續北送作為檢驗黨員干部能力作風建設的重要內容,該區上下一心,各司其職,用過硬的能力和作風,當好忠誠“守井人”,堅決扛牢水質安全政治責任,共護一庫碧水。

    鄖陽區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漢江過境136公里,全區共有514條河流,肩負著“護水”“發展”雙重使命。

    為踐行這雙重使命,鄖陽區堅持系統思維,綜合施策,加大保護和治理力度。

    護好一庫碧水永續北送,黨員干部是主力軍。該區黨員干部當先鋒,當好護水員、宣傳員、監督員。成立區鄉村三級河湖長隊伍200余人,水上清漂和岸上護水隊伍2000余人,全區19個鄉鎮均成立由退役軍人組成的“南水北調守井人”志愿服務隊253人,積極發揚勇擔使命、甘于奉獻的精神,扎實開展保護生態環境、宣傳環保知識、參與應急救援、基層社會治理等志愿服務活動,當好“守井人”,抓好“大保護”,為確保一庫碧水永續北送貢獻力量。

    該區還建立由區級規范授權、團隊分級管理的民間河長體系,形成了“官方河長+民間河長”兩手發力、齊抓共管,構建全民參與河湖管護的新局面,形成“五長共管機制”,實施全方位網格化管理,河道截污、水資源保護、日常保潔等職能綜合于一體,確保河道管理規范化、精細化。按照“一溝一策”治理思路,將支溝治理納入網格化管理,根據不同地區、不同權屬、不同類型支溝實際情況,堅持問題導向,實行精準施策。嚴格落實支溝長監管巡查制度,每月開展一次常規巡河工作,主要對河道管網的破損、河道是否有垃圾進行清理。并把生態環保、環境衛生納入村規民約、積分管理、“雙十星”爭創內容,黨組織和黨員自覺承諾踐諾,常態化護水護綠。

    該區堅持控污、截污、治污同步開展,拒絕近百家不符合環保要求的企業,淘汰落后產能,大力發展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壯大新材料、生物科技、文旅康養等綠色低碳產業。整治入河排污口254個,建設覆蓋到所有村的農村生活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625套。

    同時,該區以小流域為單元,引入民間資本參與水土保持生態建設,把能源替代項目與新農村建設項目結合起來,堅持項目統籌、科學規劃、綜合治理。通過打造污水收集循環降解系統、硬化村莊道路、集中堆放和處理垃圾等綜合措施,營造優美的人居環境。小流域各項綜合治理措施對流域徑流污染物層層攔截、過濾,每年可增加蓄水能力15.8萬立方米,減少0.45萬噸泥沙進入丹江口水庫,流域生活污水處理率由治理前的30%提高到了治理后的90%,水質提升為Ⅱ類標準。

    在茶店鎮神定河流域,通過水環境治理,生態護岸、生態隔離帶、人工濕地以及生態游步道的建設,也有效保護了水資源、修復了水生態,逐步實現 “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治理目標,為沿岸居民打造了美好的生活居住環境。

    茶店鎮神河社區居民王祖根高興地說:“我在這兒住了幾十年了, 現在這里的河水清了,樹也綠了,還建了個廣場,每天來遛遛彎、跳跳舞,在這兒很舒服。”

    今年以來,鄖陽區水政監察大隊例行巡檢17次,聯合水路交通綜合執法大隊、農業執法大隊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行動3次。鄖陽區被省河湖長制辦授予“河湖長履職擔當成績突出地區”榮譽稱號,“全面開展水美鄉村治理  共同締造美麗滔河——十堰市鄖陽區以河湖長制為抓手打造滔河流域幸福河湖紀實”入選全省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十大典型案例”。

    湖北日報客戶端訊 通訊員 李尚菲)

    ( 責任編輯:侯爽    新聞報料:8110110    版權聲明

    国产精品美女援交在线播放,美女网站视频欧美区一,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国产福利永久在线视频无毒